您好,欢迎访问海上安防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当前位置: 首 页 > 海上安防科普 > 政策普及

联系我们

海上安防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电 话:021-57121657

传 真:021-57121657

地 址:上海市青浦区高泾路599号C座3楼


马来西亚海洋安全政策分析


马来西亚六面临海,海洋不仅成为国土安全的天然屏障,也是马来西亚对外联系的通道和蕴藏巨大资源的宝库,海洋利益成为马来西亚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来西亚实施近海防御政策,在维护海洋安全上以国防自主为方向,非常重视海军的发展与建设。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对南海战略地位认识的加深,马来西亚将南海视为其海洋利益拓展的前沿阵地,不仅通过行动实际占领了部分南沙岛礁,制定并颁布一系列海洋法规支持其在南沙的“主权”诉求,还通过军事部署等增强其在南海的军事实力,使南海问题趋于复杂化和国际化。然而,在马六甲海峡等南海的重要海域上,马来西亚清楚自身实力有限,无法单靠自身或是本地区的力量确保这些海域的绝对安全,但又不愿意大国直接插手或是军事干涉乃至武装控制的情况发生。因此,马来西亚希望通过实施大国平衡战略,与美国、中国等大国开展海上安全对话与合作,维持上述海域的力量平衡,创造对自己有利的海上安全环境。由于与中国在南海存在安全合作和主权争端的局面,合作与对立成为两国海上安全关系发展的突出特点。与中国在马六甲海峡开展安全合作是马来西亚维护重要航道畅通的策略之一,而与中国在南沙岛礁的主权争端则是两国双边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将成为两国关系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对矛盾。


经过了数百年的被殖民统治,马来西亚在取得独立后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把主权的独立和完整视为国家的最高利益,并以建设能够捍卫国家主权的武装力量为国防建设的主要目标。随着对海洋权益重要性认知的加深,马来西亚政府把发展海军力量作为国家海洋安全战略的重要实施步骤,希望构建自主的近海防御能力。因此,在独立初期至20世纪末这段时期里,马来西亚皇家海军的发展特点大体可以反映出海洋安全政策实践的阶段性特征。同时,由于国力有限,马来西亚暂时还不能做到完全依靠自已的能力维护国家海域的安全,所以合作也是这一时期马来西亚海洋安全政策实践的一个主要特征。

1. 马来西亚海洋安全政策中的国防独立原则与实践

马来西亚在国防政策中指出,马来西亚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建立本身的防御能力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根本原则,是国家国防政策的核心目标。在现有条件的限制下,马来西亚的国防自主将着重两个基础:一是拥有在不依靠外来的援助下,依靠本身的能力,维护国内安全;二是拥有维护领土完整及安全利益、应付来自邻近地区的低或中等外来威胁的独立能力。

2. 马来西亚海洋安全政策中的合作原则与实践

马来西亚的海洋安全政策除坚持国防自主原则外,区域合作以及与区域外大国合作也是备受关注的两个重点。作为处于东南亚区域的国家,马来西亚的战略利益与区域内其他国家的利益密切相关。马来西亚重视区域内的军事和非军事合作,支持在东盟成员国之间建立双边国防合作关系。马来西亚把与区域外大国的合作视为区域合作的重要补充,希望得到来自区域外包括训练设施、科技装备等的援助,并加强与区域外国家的国防关系,维持东南亚海域的力量平衡。

对中国而言,马六甲海峡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马六甲海峡既是中国的海上石油生命线,也是通向中国广阔南海海域的南大门,与中国的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能源安全密切相关。① 中国是马六甲海峡的主要使用国,每年有80%以上的进口原油和50%以上的进出口物资要运经马六甲海峡。由于保持马六甲海峡的畅通关乎中国的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中国有责任有义务有必要参与维护马六甲海峡的安全,而参与的前提则是充分尊重马六甲海峡共管国的主权和利益。坐拥“黄金水道”马六甲海峡咽喉位置的马来西亚曾经遭受了数百年的殖民统治,国家主权对于这个独立刚满53周年的新兴国家而言,是个非常敏感的概念,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历史、荣誉和民族情感因素。因此,马来西亚“主权至上”的马六甲海峡安全观就不难被理解。近年来,中国与马来西亚在维护马六甲海峡安全的问题上已经达成不少共识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中方应继续秉持“互信、互助”的原则,用诚意打消马来西亚的顾虑,循序渐进地推动两国安全合作的发展,积极参与马六甲海峡等重要国际航道的安全维护,确保海上能源通道的畅通,保证相关海上活动的正常进行。